7、飲用水之水質量測控管
▲ 酸鹼度小常識
酸鹼度:
酸鹼度與我們的每天的食衣住行都息息相關。
例如:碳酸飲料、食用醋是屬酸性物質。粉筆、肥皂是屬鹼性物質,而人體內的血液通常是弱鹼性。營養學家也發現若食用酸性食品過多,長時間會導致體內偏酸性使人感覺不適,併發各種疾病。如:動脈硬化、神經衰弱、創傷不容易愈合等。加上近年全球最重視的環境問題:酸雨,更是全世界最重視的議題之一。由此可知,酸鹼與我們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。
酸鹼的來源
物質呈酸性或鹼性的成因很多,部份是物質本性,部份則是受外在環境影響。
例如:
1. 食物:
食物本身就有酸或鹼的特性,此外,在吸收代謝後也會產生酸鹼離子。
一般來說,若含有硫﹑磷等礦物質較多的是酸性食物;而含鉀、鈣、鎂等礦物質較多的為鹼性食物。
2. 化學物質:
化學物質有酸/鹼/中性之分。例如:市售清潔劑大都是強酸或強鹼。
3. 降雨:
從空中降下來的落塵所帶的酸性物質,加上大氣中的二氧化碳、硫化氫、二甲基硫、氮氧化物等溶解於水中便產生酸雨。
例如:土壤的正常值為PH5.5~6.5,但降雨造成過酸就會影響作物生長。
如何避免酸鹼的危害?
不適當的酸鹼性對各方面的影響都相當大,可利用以下方式來降低影響性:
1、利用酸鹼計來測量物質的酸鹼性以便即時確保酸鹼度的正常性。
2、酸雨對環境影響甚大,減少廢氣的排放可降低此影響。
3、攝取均衡的飲食,避免過多的酸或鹼造成身體的負擔。
4、盡量使用溫和偏中性的清潔用品,避免強酸或強鹼對皮膚及環境造成傷害。